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件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是五金件加工成型领域常用的技术,它的基本工艺是:将液态金属以较低或较高的速度进入模具的型腔内,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加压锻造,液态金属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由于液态金属填充进型腔时,型腔中原有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不可避免的滞留在工件内部,导致铸件存在气孔,影响了铸件的质量。
此外,现有的五金件压铸模具的结构复杂,难操作,密封性能差,安全性差,最终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五金件压铸模具工作过程中密封性能差、安全性差、气孔率高、脱模困难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包括动模座、定模座、型腔、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压强控制机构、冷却装置以及密封装置,所述型腔由动模座和定模座共同构成,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道、第二排气管道、第一排气开关阀、第二排器开关阀、第一气泵、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一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一排气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排气开关阀,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气泵和第二排气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排气开关阀;所述压强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抽真空管道、第二抽真空管道、第一抽真空开关阀、第二抽真空开关阀、第一抽真空泵、第二抽真空泵,所述第一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一抽真空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抽真空泵和所述第一抽真空管道之间设有第一抽真空开关阀,所述第二抽真空泵与所述第二抽真空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抽真空泵和所述第二抽真空管道之间设有第二抽真空开关阀;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第二冷却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连接装置、气密垫,所述第一L型板设于动模座上,所述第二L型板设于定模座上,所述第一L型板插入第二L型板的内部,所述动模座和定模座之间设有连接装置密封块。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于型腔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有1~3个。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型腔的下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有1~3个。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与第一抽真空管道均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设于型腔的上端。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与第二抽真空管道均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设于型腔的下端。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第一L型板、第二L型板、连接装置呈中心对称设有两个。
上述的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所述气密垫设有第一气密垫、第二气密垫、第三气密垫、第四气密垫,所述第一气密垫与第二气密垫设于动模座上,所述第三气密垫和第四气密垫设于定模座上,所述第一气密垫与第三气密垫咬合密封,所述第二气密垫与第四气密垫咬合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五金件压铸模具设有预热机构、排气机构和压强控制机构,避免了模具的裂缝及变形,减少了铸件内的气孔率,容易脱模,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动模座,2.定模座,3.型腔,4.第一加热装置,5.第二加热装置,6.第一管道,61.第一排气管道,62.第一抽真空管道,63.第一排气开关阀,64.第一抽真空开关阀,7.第二管道,71.第二排气管道,72.第二抽真空管道,73.第二排气开关阀,74.第二抽真空开关阀,8.第一冷却装置,9.第二冷却装置,10.第一气泵,11.第二气泵,12.第一抽真空泵,13.第二抽真空泵,14.第一L型板,15.第二L型板,16.连接装置,17.第一气密垫,18.第二气密垫,19.第三气密垫,20.第四气密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五金件压铸模具,包括动模座1、定模座2、型腔3、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压强控制机构、冷却装置以及密封装置,所述型腔3由动模座1和定模座2共同构成,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4、第二加热装置5,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道61、第二排气管道71、第一排气开关阀63、第二排器开关阀73、第一气泵10、第二气泵11,所述第一气泵10与第一排气管道61连接,所述第一气泵10和第一排气管道61之间设有第一排气开关阀63,所述第二气泵11与第二排气管道71连接,所述第二气泵11和第二排气管道71之间设有第二排气开关阀73;所述压强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抽真空管道62、第二抽真空管道72、第一抽真空开关阀64、第二抽真空开关阀74、第一抽真空泵12、第二抽真空泵13,所述第一抽真空泵12与所述第一抽真空管道62连接,所述第一抽真空泵12和所述第一抽真空管道62之间设有第一抽真空开关阀64,所述第二抽真空泵13与所述第二抽真空管道72连接,所述第二抽真空泵13和所述第二抽真空管道72之间设有第二抽真空开关阀74;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8、第二冷却装置9;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L型板14、第二L型板15、连接装置16、气密垫,所述第一L型板14设于动模座1上,所述第二L型板15设于定模座2上,所述第一L型板14插入第二L型板15的内部,所述动模座1和定模座2之间设有连接装置16密封块。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设于型腔3的上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设有3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设于型腔3的下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设有3个;所述第一排气管道61与第一抽真空管道62均与第一管道6连接,所述第一管道6设于型腔3的上端;所述第二排气管道71与第二抽真空管道72均与第二管道7连接,所述第二管道7设于型腔3的下端;所述第一L型板14、第二L型板15、连接装置16呈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气密垫设有第一气密垫17、第二气密垫18、第三气密垫19、第四气密垫20,所述第一气密垫17与第二气密垫18设于动模座1上,所述第三气密垫19和第四气密垫20设于定模座2上,所述第一气密垫17与第三气密垫19咬合密封,所述第二气密垫18与第四气密垫20咬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通过密封装置以及气密垫将动模座1和定模座2密封,进而对型腔3进行排气处理,通过第一气泵10、第二气泵11排出模具型腔内部原有的空气和水分,然后通过第一抽真空泵12、第二抽真空泵13将型腔3抽至真空状态,然后利用开关阀关闭抽真空通道,通过加热装置对型腔3进行预热,避免液态金属过热造成模具的开裂,此后经进液通道向模具型腔3灌注液态金属,同时调节型腔3内部的压强,使其尽快的充盈在模具型腔3内,经过冷却装置冷却之后,通过压强调节装置,使得型腔3内部压强与空气中大气压强相同,方便压铸模具的脱模。通过此压铸模具制得的工件质量与传统工艺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